
“你们知道现在秋天,我们吃的蔬菜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吗?”活动在教室里拉开序幕。许红娟从孩子们最熟悉的餐桌开始,一个简单的问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一年四季蔬菜的变化。许老师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中国古老的节气智慧,让孩子们明白,正是大自然的节律在指挥着蔬菜的播种与收获。知识的种子,就这样悄然播撒在幼小的心田。
随后,许老师展示了带来的神秘“宝藏”——秋冬季能播种的蔬菜种子。白菜、菠菜、萝卜、胡萝卜、青菜……这些名字孩子们耳熟能详,但当真实的种子出现在眼前时,他们却感到新奇无比。“猜猜我是什么种子?”许老师拿起一包种子提问。小手如林般踊跃举起,有的孩子兴奋地喊出动画片里见过的蔬菜形象,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理论学习后,孩子们在许老师带领下来到属于他们的“小叶子菜园基地”。孩子们按性别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跃跃欲试。许老师将不同种类的蔬菜种子分发给每一位孩子。在亲手将种子撒入泥土之前,许老师引导大家再次仔细观察:种子是什么形状?闻起来有什么特别的气味?属于哪一类蔬菜?孩子们看得专注,闻得仔细。
接着是激动人心的实践环节。许老师详细示范了“撒播”这种常见的播种方式。孩子们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手中小小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松软湿润的土壤里。这一刻,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与兴奋。“老师,我的种子什么时候能发芽呀?”一位小朋友充满期待地问。亲手将希望埋进泥土,孩子们开始翘首以盼生命的萌动。
活动尾声,许红娟借古诗《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经典诗句,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种下的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未来会长成我们餐桌上的蔬菜。每一粒米、每一口菜,都凝聚着辛劳和汗水。希望大家从小懂得珍惜,体会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这场寓教于乐的蔬菜种植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回归自然,触摸土地真实的温度,更让他们通过亲手播种,直观地感受到了生命孕育的顽强力量与神奇过程——哪怕只是一颗微小的种子,也有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无限可能。这正与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让每一片叶子都向阳生长”的办学理念深刻契合。
据了解,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是在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由云岩区利用高校搬迁后闲置校舍举办的公办小学(规划24个班)。学校由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办,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共建。学校秉持“让每一片叶子都向阳生长”的理念,以“进步每一天,修身每一刻”为校训,致力于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校园,依托省农科院的强大科研资源打造科学教育示范校,借助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实力成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样板校,让学习自然发生,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个性飞扬。此次“小叶子菜园”科普实践,正是学校践行其特色办学路径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