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七月,黔东南州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陆续进入至关重要的扬花赶粉期。为确保制种产量与质量,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科技特派员龙江辉、黄佑岗、徐娅等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精准技术指导。

“赶粉需抓住父本花粉活力最强的午间时段,通常为上午10点至下午1点,操作要轻缓到位,确保花粉充分传播以提高授粉率。”在多个制种基地,科特派们仔细查看水稻长势,并围绕扬花赶粉期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在现场为种植户们传经授业。同时,科特派们还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管理措施。
针对农户现场提出的病虫害防治、“九二〇”喷施、水管理等具体问题,特派员们结合实际情况一一给予解答和提出解决方案。
作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杂交水稻制种是岑巩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科技特派员此行的技术帮扶恰逢其时。科技特派员们的指导不仅直接助力农户提升制种产量、增加收入,更能有效推动当地制种产业向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迈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岑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