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丨探索果粮融合新“赛道” 草莓套作大豆初见成效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今年3月,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联合花溪区农业农村局、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联合开展了草莓园套作黔豆12号鲜食大豆技术试验示范。发现大豆长势和产量均优于普通露天栽培,示范效果良好,这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草莓园的病虫害,还可以使得毛豆提早1个月时间上市销售,亩增加经济收益在5000元以上,土地复种指数得到提升,土壤结构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三部门科研人员联合考察

为加快推进贵州大豆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大豆生长空间,探索草莓园套作大豆生态化栽培技术模式,3月以来,三家单位联合在花溪区青岩镇歪脚村建立了草莓套作大豆示范基地80亩。

大豆品种选用了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黔豆12号作为示范用种,在原有的草莓垄上顺向,采用人工精量播种方式在两株草莓中间播种一穴大豆,每亩大豆密度在1.4万株左右。不施肥不打药为草莓套作大豆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自开展试验示范以来,该种植模式得到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和种植户的一致肯定。

实地测产

当下正值鲜食大豆采收期,省农科院副院长何光前,油料所、花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及农技人员等一行到示范基地实地考察,并进行了现场测产。实地测得,在亩密度为1.47万株的情况下,鲜豆秆豆荚产量为1384.5公斤/亩,鲜豆荚产量达到1068.1公斤/亩。豆秆豆荚按目前市场价4元/公斤计算,亩效益达到5538元,扣除成本900元,纯收益达到4638元。荚套作示范田里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

“草莓套作大豆在花溪的成功示范,将对贵州草莓产区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为贵州大豆开辟了一条新‘赛道’,”省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军表示,该项试验示范的成功,对提高贵州草莓大棚的复种指数以及种植大豆水平与规模化生产能力,促进贵州草莓产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