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辣椒种产销联盟”的对接下,贵州省辣椒研究所副所长胡明文、贵州省辣椒研究所成果转化科科长蓬桂华来到铜仁市思南县许家坝镇辣椒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辣椒,基地负责人陈海波说:“虽然经历了十多天的雨水,辣椒还是长得很好。我这几天在地里数了一下,单枝的挂果量基本都在180个左右。”听着陈海波的介绍,胡明文看着手上的饱满圆滑的辣椒提醒说:“这段时间雨水充足,辣椒是很嫩的,被烈日暴晒之后再遇到下雨,容易发生炭疽病,需要及时打药。”对于胡明文的提醒,陈海波赶紧做好安排,以保障接下来的辣椒收成。
贵州省辣椒研究所专家为种植户提供指导
陈海波种植辣椒已经有七年了,之前按照当地传统的经验来种辣椒,一亩地辣椒产量约为800到1000斤,种出来的辣椒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打开市场,基地发展前景黯淡。
改变来自于辣椒种产销联盟的到来。2024年,思南县许家坝镇辣椒种植基地与辣椒种产销联盟开始合作,从此基地走上了辣椒标准化种植、流程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道路。据介绍,辣椒种产销联盟是由贵州省辣椒研究所牵头,依托其专家与技术优势,联合省内种业、农资、产品收购加工等多家优势企业 ,组建的辣椒产业专业化服务平台。联盟成员发挥自身专业技术、市场流通等优势,提供“优良适宜品种、科学栽培管理、专用物资保障、产品订单收购、金融支撑服务”的辣椒生产“一站式”服务。
贵州省辣椒研究所专家为种植户提供指导
“通过辣椒种产销联盟和贵州省辣椒研究所的专家的帮助,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我们选择了最适合的种子来种植。从育苗、生长、结果等每一个阶段,需要的营养比例是多少,怎么施肥,怎么预防病虫害等,都给我们提出了全面精准的方案。”陈海波说。
在专家的指导下,陈海波惊喜的发现,辣椒生长情况十分喜人。基地辣椒亩产达到2000斤左右,陈海波看着地里光滑饱满的青椒,脸上满是笑容。他算了一下,基地辣椒有4个月采摘期,每亩全年收成可达3000斤!
村民在基地耕作
陈海波给记者算了笔账,基地规模为200亩,依托辣椒种产销联盟的支持,基地辣椒完全不愁销路,通过“保底价+市场价”订单,每亩平均产值可达7500元左右。这无疑给了当地种植户很大的信心。“基地每年需请30余名当地村民进行采摘除草等工作,一人一年可从基地得到2万元左右的收入。”陈海波说。
许家坝镇辣椒种植基地的蓬勃发展,是辣椒种产销联盟助推贵州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案例之一。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这是过去很多地方在辣椒产业发展中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从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长远来看,必须建立全链条长效机制,搭建辣椒产业市场化发展体系。自2020年辣椒种产销联盟成立以来,该联盟在省内思南、印江、绥阳、水城等地发展辣椒基地5万余亩,在广东、宁夏、内蒙古等地发展基地4万余亩,实现辣椒亩产值6000元以上。
据蓬桂华介绍,联盟聘请“辣师傅+椒专家”两级专业服务团队,椒专家由贵州省辣椒研究所专业科技人员组成,根据基地环境气候条件、市场需求,选择专用品种,量身定做“三化”技术方案;辣师傅由有经验的辣椒种植户组成,每1000亩以上的基地就选派1位辣师傅蹲点服务,负责反馈基地信息,指导农户执行专家方案,确保技术落地。
对于种植户关注的市场销售问题,联盟成员遵义市宇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勇介绍:“公司采取‘保底价+市场价’与当地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指定收购地点统一收购,做到应收尽收,保障椒农种植收入,而公司有了产量稳定、品种专一、质量可靠的原料市场,获得稳定收益。”
蓬桂华告诉记者,目前联盟除了为贵州省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提供服务以外,还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国内多个省份,辣椒种植规模达到了十万亩。“联盟依托贵州省辣椒研究所专家与技术优势,培养‘辣师傅’蹲点指导种植户,整合省内外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和经销商,采用点单种植+定单销售,确保辣椒种植户收益,解决后顾之忧。”蓬桂华说,联盟通过解决品种、技术和销售三大问题,完成了辣椒从种子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构建,有力地助推了贵州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