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贵州省特种经济动物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家工作站建设启动与揭牌仪式在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举行。此次会议旨在借助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家工作站的建设契机,进一步促进科研、资源与人才的深度融合,携手共谋贵州省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长吴黎明研究员及其团队,贵州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向华出席会议。会议由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杨丽娟主持。
会上,杨丽娟首先对仪式的背景、目标进行了详尽介绍,与参会人员一同回顾了贵州省特种经济动物领域的蓬勃发展历程,并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贵州省农科院人事处处长张开能随后对科学家工作站的建设背景、目标、预期成果及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科学家工作站的建设将充分利用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并与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丰富实践经验相结合,携手开拓特种经济动物产业发展的新道路。贵州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张文正式宣读了科学家工作站的备案文件。贵州省特种经济动物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家工作站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未来双方将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家工作站为契机,发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在科研、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蜜蜂产业实践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经验深度融合,将在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广泛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为贵州省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家工作站的成立是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于我们自身而言,工作站的建成既是荣耀,更是使命在肩。”向华在总结发言中说,未来将以此为全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优化科研团队架构,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积极营造开放多元、团结协作、鼓励创新的科研文化氛围,激励科研人员勇于挑战未知,敢于突破传统,在特种经济动物科研领域精耕细作、砥砺前行,力求产出更多具有高水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同时,将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内外优秀科研机构的互动与协作,广泛整合优势资源,为工作站的蓬勃发展汇聚磅礴力量,推动贵州省特种经济动物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勇攀新的高峰。
据了解,2023年7月,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围绕贵州地方蜜蜂良种繁育、健康养殖、特色蜂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2024年4月,该所又与吴黎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共同签订了柔性引进人才三方协议,主要开展蜂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培育和转化等相关工作,此次合作为贵州省蜂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科技动力。
蜜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等特点,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养蜂业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蜜蜂业对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4年年底,贵州省蜜蜂保有量90余万群,占全国蜂群总量8%,其中中蜂80余万群,占全国中蜂总量13%。中蜂和意蜂在全省各市州均有分布,其中遵义市蜜蜂群保有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