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丨石阡:玉米“搭档”大豆 一地多种双丰收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大豆产量119.73公斤/亩,玉米产量516.65公斤/亩。”8月29日,贵州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贵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与应用”田间测产工作在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开展。经专家测产验收,大豆、玉米增产效果显著。

测产验收现场,来自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铜仁市农业科学院、石阡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按照土壤肥力上、中、下三个水平,在种植基地随机选点测产。测产验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实地测量、数株数、脱粒、称重及折算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位于石阡县凤凰屯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由石阡县星可原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主体种植模式为大豆:玉米=4:2(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模式,示范面积1040亩。

“大豆品种为瑞黄2号,玉米品种为金玉150、金玉579,播种采用人工播种 机械播种结合。”省农科院油料所专家朱星陶介绍,该示范基地玉米采用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每亩施用配方肥50公斤,大豆用根瘤菌拌种并于初花期喷施叶面肥1次,病虫害统防统控2次,田间种植规范,管理水平较高,长势较好。该技术旨在保障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多收一季大豆,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和改良土壤生态。

经过专家组严格的测产验收,三个测产点实收产量平均结果:大豆产量119.73公斤/亩,玉米产量516.65公斤/亩,大豆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实施主体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得到有效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达到“一地多产”、“一地双收”的效果。

另一边,石阡县聚凤乡指甲坪村高标准农田内,测产团的农技专家们对该村种植的大豆和玉米进行了测量、数株、数粒等测产作业。

“通过今天的测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亩产达到了480多公斤,大豆亩产80公斤以上。”石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小敏介绍,测产结果达到了“玉米不减产和增收一季豆”的目标,净作大豆亩产量都在130公斤以上,比常规种植的增产10%以上。

今年,石阡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3.19万亩。种植过程中,省市县乡四级农技专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种植新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效解决了群众在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激发了群众种植热情和信心。

据了解,贵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2024年在石阡、桐梓、盘州等50个县建立示范点50个,布局技术示范18000亩,示范采取了大豆玉米品种的合理搭配、4 2或3 2行株距的科学配置、机械播种、生物降解膜保温控草、分带施肥并增喷叶面肥、绿色病虫防控与统防统控等综合技术,各示范区大豆玉米长势良好,大多示范点达项目“玉米不减产、亩增收大豆90公斤以上”的预期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