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与社会服务 » 科研动态

省蔬菜产业体系联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赋能威宁蔬菜产业发展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根据《2022年度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构建以“揭榜挂帅”形式为向导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创新有效机制,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促进农业先进技术快速转化,切实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614-15日,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天文研究员、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室主任(蔬菜体系遗传与育种功能实验室主任)邓英研究员、科管科科长马超研究员及团队成员会同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潘尔珣、高级农艺师曾庆鸿与农艺师王洪亮共赴威宁商讨威宁县省级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毕节市与威宁县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参与。

专家一行来到观风海镇仓房村威宁县大西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基地指导专家王天文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组根据威宁县蔬菜产业面临的生产需求,作为项目体依据,坚持科技创新,试验先行,示范引领的原则,今年将着重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抗性品种鉴选、抗性种质资源创新、根肿病防控药效试验示范,高山高原蔬菜高效栽培与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含量与推广服务效能,聚焦农技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为加快建设山地高效特色现代化农业提供技术支撑。随后,与会代表参观了示范基地的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区与“三白”种植区。省农科业科技发展中心领导对于项目实施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在场的科技人员要再接再厉,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出适应本土的科技成果,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全县乃至全省,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合作单位基地负责人施绍斌满怀欣喜介绍:“大西北合作社成立10年来,从种洋芋种苞谷再到种蔬菜,由于缺乏技术,种啥啥不行一直跌跌撞撞地惨淡经营,挣不着钱人也受累,多次想放弃,直到遇到农科院科技帮扶带来新品种新技术,为合作社注入了新活力,现在使我们燃起信心继续在种菜这条路上走下去,将专家们的新技术新品种介绍给更多的种植户,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座谈会上大家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项目实施内容、经费使用、技术服务指导、农技人才培养等畅所欲言、齐心协力为建设高标准省级蔬菜示范基地出谋划策。之后王天文率队赴双龙镇、小海镇蔬菜种植企业开展技术指导。

威宁县作为贵州“高原明珠”,享有发展冷凉蔬菜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三白”产业成就农民生态致富路,这骄人成绩背后离不开省蔬菜产业体系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与努力,他们长年累月奔走于田间地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自承担威宁县基层推广项目以来,蔬菜体系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引入威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示范引领,驱动产业发展,科技赋能,助力振兴。

撰 稿:杨 巍

审 核:李裕荣

来 源:蔬菜研究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