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学习强国丨脚沾泥 心贴地!贵州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奔赴一线展开汛期灾后指导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25年盛夏,贵州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面对严峻汛情,省农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抢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专家团队奔赴一线,扎根田间、精准施策,以实际行动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淬炼为“脚沾泥、心贴地”的救灾实践,于风雨里书写科研担当。

枝叶关情,纾困解难暖民心

水稻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激励全所职工做贡献、当先锋,深入灾后一线,助力灾后恢复。截至目前,已有17位科技人员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奔赴台江县、三都县等14个县30余个村镇的水稻生产一线,在灾后指导中彰显实干精神与为民情怀。

洪水肆虐榕江,“村超”故乡满目疮痍。省级科技特派员李正丽、张丽、杨静、王堃得知灾区急需口罩、手套、草帽等物资后多方筹措,于党的生日当天将爱心送达,并深入坝区蔬菜种植区查看蔬菜受灾和当前保供的情况,让“为群众办实事”的誓言在淤泥中生根。

闻“汛”而动,直抵灾情最前沿

持续降雨导致黔南州摆茶基地内病虫害发生趋势加剧,对辣椒生长造成严重威胁。6月26日,省辣椒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康云率队直奔基地,专家组踩进积水泥潭,开出“排水防沤根+整枝增透光+精准防治”组合拳,为基地辣椒科学管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团队后前往都匀市摆茶村、坝固村等辣椒种植基地,详细查看辣椒受灾情况,提出一系列防控措施,为黔南州辣椒产业应对汛情、科学防灾减灾贡献农科力量。

“受涝地块退水后,要立即扶正植株,叶菜追施速效肥,达到成熟条件的抢收抢种。”7月1日,园艺所研究员马超一行赴安顺市平坝区开展生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指导、汛期灾后科学复产及生菜田间测产等工作,结合平坝区蔬菜产业实际需求,通过“技术赋能+现场示范”模式,减少蔬菜产出损失,为当地提供全产业科技支撑。

7月2日,果树所陈楠、王立娟踏着泥泞深入从江、榕江重灾区,针对西山镇小翁村果园被淹逾12小时,主蔓果全数脱落,亩损超500斤、忠诚镇新寨村死苗率近30%状况,她们积极赶赴现场开展调研指导,配合省水果协会完善并发布百香果灾后管理技术,以多渠道多角度为我省百香果经营主体提供灾后管理技术支撑,为产业止损送上“及时雨”。

科技筑堤,精准施策保粮安

省农科院全省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包片科技服务的多个市(州)专家团第一时间赶往灾后现场,以科技力量守望粮安。

贵阳市技术服务团、铜仁市技术服务团下沉一线,奔赴各自包片的县开展灾后指导工作,了解受灾恢复情况,现场开展防汛减灾技术措施指导。

黔西南州服务团于贞丰县查看农业生产受灾情况,普及高产栽培知识;赴望谟县开展玉米生产情况调研,赠送500套杀虫剂帮助农户及时防治害虫;前往普安县实地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指导基层农技人员注意后期病虫监测和及时补肥保产。

遵义市技术服务团到播州区尚嵇镇泸江村安庄、三岔镇庆远居等地及时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掌握主粮作物受灾后的情况及在农业生产中的棘手问题,从中耕防倒伏、适时追肥、病虫害防控三方面提出减少受灾技术方案,力争推进播州区粮油生产稳步前进。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省农科院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性,将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教育成果,精准浇灌在服务“三农”的实践沃土之上,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责任,在防汛救灾中展现担当作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展现贵州农科新风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