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天眼新闻丨建立粮烟协同高效种植模式 助力粮经作物规范有序发展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10月24日,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邀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站及安顺市公司的相关专家,对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烟叶生产经营中心、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烤烟-番薯-绿肥间套(轮)作全程绿色生产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应用示范进行调查和测产鉴评。

在项目试验示范区安顺市平坝区鼓楼街道蒙坝村,项目负责人张海、何海永分别向现场的领导、专家、农技人员及种植户详细介绍了“烤烟-番薯-绿肥间套(轮)作全程绿色生产体系研究与应用”的项目背景、实施意义,以及烤烟-番薯间套作种植关键技术参数和初步取得的成效。专家组现场对烤烟-番薯间套作种植模式下不同处理的烤烟根茎类病害(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发生情况和控草效果进行逐一调查,对不同试验处理的番薯及干烟叶进行临田测产、烤后称重测产,全面评估粮烟间套作种植模式下的综合示范效果。

通过产量实测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每株烤烟扦插4株番薯,烤烟根茎类病害病指为10.44,与未扦插番薯的病指23.33相比,相对防治效果为55.25%,对杂草控制效果为82.83%,干烟叶产量为143.00公斤/亩、番薯产量为1215.33公斤/亩;每株烤烟扦插2株番薯处理的干烟叶重量为145.28公斤/亩、番薯产量为551.74公斤/亩;未扦插番薯的干烟叶重量为133.83公斤/亩。

该技术在不影响单位面积烤烟产量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控草防病效果,还能每亩增加番薯产量2000斤以上。对于稳定烟叶产量、增加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示范效果,该技术模式对促进我省粮-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截至2025年10月,该技术通过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烟叶生产经营中心、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共同努力,已在安顺市平坝区、西秀区、紫云自治县共推广应用面积共500余亩。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