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丨“量身定制”核心技术 习水高粱“技”变进行时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近日,位于习水县温水镇典足村的高粱省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该项目以《2025年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为指引,聚焦当地高粱种植痛点,通过引入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为黔北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的科技路径。

据了解,此次建设的500亩试验示范基地,是贵州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破解基层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实践。长期以来,习水县温水镇典足村传统高粱种植存在土地利用率低、作物结构单一、生态压力较大等问题。项目落地后,以国家“藏粮于技”“稳粮扩豆”政策为导向,通过打造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平台,着力提升高粱种植的科技含量与生产水平,为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提供稳定、高品质的原料保障。

“基地重点推广四项核心技术,都是结合贵州山地农业特点‘量身定制’的。”项目技术支撑单位贵州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邵明波团队介绍,其中,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2行高粱+2行大豆”的5尺开厢模式,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借助大豆固氮作用改善土壤肥力,预计单位面积粮食可增产5%;高粱—油菜周年轮作技术则通过茬口衔接,减少病虫害滋生,提升土壤有机质,构建绿色生产闭环。

此外,针对山区除草成本高、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基地试验示范的高粱-大豆覆膜栽培控草技术,选用可降解地膜搭配套作模式,实现保墒、增温与控草“一举三得”;而高粱-萝卜控草技术通过春季播萝卜做绿肥,既能抑制杂草,又能改良土壤,为绿色种植提供新选择。

目前,在贵州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习水县农业农村局、温水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及当地司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同推进下,基地各项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希望通过基地建设,让先进技术真正扎根田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习水县农业农村局周洪刚表示,项目的持续推进,将为基层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