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至29日,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在思南县召开“优质油菜全程机械化及全产业链开发技术交流培训会”,全省农业工作者、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活动以"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为主题,探讨“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油菜产业发展新路径。
面对贵州山地耕地碎片化的现实挑战,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副所长张超提出三大科技突破方向:建立“良种选育-机械化种植-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其中,“油研36”“油研BD28”“油研80”三大核心品种,引发关注——“油研80”的油酸含量突破80%,媲美山茶油、橄榄油,含有两者稀缺的欧米伽3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更均衡;“油研BD28”的大颗粒、高含油属性,通过机械脱皮、低温冷榨,无需精炼,即可生产出油体金黄、可直接冷油下锅炒菜的优质菜籽胚芽油,亩产可达240公斤。
“公司正在建设5000多平米的‘功能型菜籽油数字化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全产业链打造。”贵州油研纯香公司负责人代传达展示了全产业链布局:目前企业依托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科研转化,打造出集优质油料品种培育、种植,高品质菜籽油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我们将推动油菜产业从田间走向餐桌,从油瓶延伸至文旅。"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优质食用油研发部、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余顺波表示。今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将继续与企业精准对接,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以协同联动为纽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推进油菜产业“加工链条”建设,开发菜籽油精深加工产品;打造“品牌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农旅融合场景”,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