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天眼新闻:【我的扶贫故事】科技帮扶故乡人,丰收之时村民笑了丨省农科院蚕业(辣椒)所高级农艺师王庆忠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我叫王庆忠,贵州黔东南黄平县人,现任省农科院蚕业(辣椒)所高级农艺师。2016-2017年,我来到了故乡黄平县新州镇任科技副镇长。虽然当时我已经参加工作21年了,但是作为科研单位的技术干部,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别的我什么都不懂,都不会。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管理学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遇到问题虚心请教老领导、老同志,很快我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
  2018-2019年,我是黄平县科技特派员。在黄平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我们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对黄平县农业产业多次深入调研,并对旧州镇、上塘镇12个深度贫困村集中会诊,把脉开方,针对性查找产业技术瓶颈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我利用专业优势,在黄平县一碗水乡印地坝村开展蚕桑技术培训,培训100人次,发放图书资料100册,指导蚕农100户。与黔东南贵人蚕业有限公司技术合作,建立蚕桑示范基地1个。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大力示范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多次邀请辣椒研究员杨红、副研究员凃祥敏、高级农艺师赖卫等,前往新州、旧州、谷陇、翁坪、重安等乡镇,或开展技术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黄平县辣椒种植面积达三万余亩,主栽品种黄平线椒,引进品种艳椒425个。示范推广辣椒轻简化栽培技术5000亩。建立300亩以上辣椒基地5个,指导农业科技公司2个,辣椒专业合作社2个。

四年时间,开展课堂集中培训会5次,大型现场培训会4次,培训500余人次,发放图书资料500余册。

  2019-2020年,我在遵义市播州区苟江镇红山村发展柞蚕产业。建立柞蚕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主抓生产示范户,积极开展专题培训,重点扶持科技示范户,真正做到“点上出经验,面上出成效”。红山村村民张家亮、张家厚两人,2019年合作放养柞蚕5斤种卵,收益21868元。2020年合作放养柞蚕8斤种卵,收益38426元。柞蚕丰收之时,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也很欣慰。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几年的扶贫工作收获满满,感慨多多。忘不了乡亲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也忘不了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回眸一望,一簇簇山花,绽放出春天的美丽。一股股清泉,孕育着万物的新泽。秀美乡村祥和、整洁、文明,面貌一新。平整的水泥路,正通往着康庄大道。勤劳善良的家乡人民,正大踏步迈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