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贵州省农科院现代所,2018年3月,有幸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被选派到贵定县金南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我深知科技特派员是把科技资源导入农村,激活科技人才,促进农村科技进步的新桥梁;是建立科技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加速“三农”难题破解的新窗口。
为更深入的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更充分的利用优势资源及科学技术,我到金南街道办事处后,便通过资料查询、干部交流、接触农户、实地考察等方式掌握了当地农业产业以种养殖中药材、蔬菜以及生猪生羊为主。
这对于未曾有过农村工作经验,一直从事农产品加工专业的我来说倍感压力,意识到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为了力争尽早进入工作角色,我通过查阅文献积累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向老科技特派员请教取经、向身边的科技特派员交流学习,进一步扎实了业务素质,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年7月,在贵定县金南街道办事处鼓坪存村开展水晶葡萄种植技术培训
在2018年-2019年两年间,为更好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实现自主“造血”,先后协助胜利村村支书引进辣椒苗、白芨苗、鸡苗等,涉及面积达百余亩,带动高产高效种养户30余户。以科普惠农为出发点,针对蔬菜、葡萄、家畜等种养殖技术需求,先后邀请了数名省内农业技术专家前来培训讲学,累计开展7次培训,吸引了320名种养殖户参加,发放培训材料三百余份。
对于村民在农业技术方面的需求,我有求必应。新良田村村民兰启文通过挂在村委会的服务牌上的电话联系到我,他提到自己开了一个生猪养殖场,但是不太懂生猪养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希望能够推荐几本书给他学习。接到这个电话,我十分动容,感动于兰启文勤学好问的求知精神和浓厚的养殖热情,这也是我们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动力源泉。于是我立即咨询了省农科院畜牧所专家并自行上网搜索了相关资料,自费购买了数十本猪羊养殖书籍赠送赠送给兰启文和其他养殖大户。
2020年4月在麻江县基东村指导番茄苗管理
今年,我继续申请加入到科技特派员大队伍中,被选派到麻江县宣威镇、龙山镇开展“三农”服务。4月正是春耕生产时节,接连的倒春寒却揪紧了农民的心。“老师们,我的秧苗种下去半个多月了一直长不大,还是一颗独苗,您帮我看看是不是得什么病了?”盐山村村民王春艳担心地问道。“秧苗根系生长正常,没有烂秧现象,不用担心。这是倒春寒导致的生长缓滞,可以适当提高淹水深度,深度不要淹过秧苗,天晴后排浅水,再撒上尿素就可以促进弱苗快速复壮了。”我随同麻江县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团长、省农科院水稻所张习春老师下到田间仔细查看秧苗长势,并就倒春寒防御工作进行讲解。
春时不等人,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宣威镇基东村酸食产业园区的育苗基地内,翠嫩的秧苗如绿毯般静静平铺在育苗板上,“眼下,正值番茄苗期管理的关键时期,除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外,还应通过放风、减少浇水次数和创造适宜温度等措施,防止病害的发生。发现个别病株应立即拔除……”我提醒到。4月的麻江乡野,活跃着我们科技特派员的身影,我们的足迹遍布了麻江县7个乡镇(街道),为村民送去科技“及时雨”。
2020年10月在麻江县宣威镇琅琊村中药材种植培训现场发放肥料
“去年我们全村的冰脆李上市前10天全部裂果了,颗粒无收,损失惨重,请你们帮忙看看怎么办?”,“我的李子烂果严重,种了四五年一直没有收成,这是得了什么病啊?”。冰脆李是龙山镇特色水果之一,在当地有上千余亩种植面积。接到龙山镇部分村组反映冰脆李裂果严重、病虫害频发等问题,我迅速与村干部进行技术对接后,邀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桃李种植专家赵凯老师到龙山镇复兴村和大塘村开展冰脆李种植技术培训,对当前存在的种植问题查病根、开药方。为使村民进一步掌握科学种植技术,避免“抓时一阵风,过去就放松”式的培训,我现场组建了“龙山镇冰脆李种植”微信群,建立长效指导机制,持续跟踪龙山镇冰脆李种植情况。同时,现场发放李子栽培技术手册以及农药、肥料70余份。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人员,我清楚自己基层工作经验尚浅,因此两年多以来,我积极融入当地,在各项活动中常以帮手和学生的身份定位自己,学习在农村的工作方式方法,发挥科技特派员桥梁纽带作用,尽力为当地的各项农业活动帮上点小忙。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能够为“三农”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深感荣幸,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将牢记服务“三农”使命,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