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天眼新闻:贵州农科 | 致力芒果产业服务 助推精准脱贫攻坚 ——记省农科院选派赴望谟县科技特派员张正学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省农科院选派赴望谟县科技特派员张正学(中)带领农户脱贫致富

我叫张正学,来自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013年以来,我以“整乡推进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队员、服务“三区”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等身份在望谟县开展芒果产业技术服务,我与团队成员的七年坚守,终于换来全县芒果种植面积从0亩发展到10.65万亩,投产面积2万余亩,上万农户凭借发展芒果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3年刚到望谟县油迈瑶族乡的情形现还记忆犹新,当时芒果产业还是一个新兴产业,群众不大接受,当时30出头的我,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本得不到信任,许多老百姓心目中都认为这个年轻娃娃是来镀金的,甚至到村调研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

  农户不相信怎么办?

  我想只有先带动一部分人农户起来,别的农户看到示范效果,才有可能跟着一起干。于是我每天走村串户去了解情况,与群众交谈,召开群众会宣传,开展技术培训,带领农户到广西百色、田东、田阳,四川攀枝花等芒果主产区参观学习,但群众大多还是持观望态度。

  怎么办?只有亲自种,用事实说话。

  我与工作队成员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选择纳王村岑南贵、岑南生、岑继良、平卜村王显志、王卜风等有种植积极性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进行点对点服务,亲手教。通过两年的帮扶,芒果长势喜人,部分出现初花试果,特别是王卜风2011年种植的10余亩芒果,通过结对指导、科学管理,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提升。2015年黔西南州芒果产业现场观摩会得到省州领导、同行专家肯定及农户的认可“吃了全国那么多地方的芒果,就望谟油迈芒果最好吃”,国家芒果首席陈业渊研究员品尝后赞不绝口。

  王卜风高兴的说:“种了几年的芒果都没有收入,都想砍树改种其他作物了,想不到通过张老师们的技术指导,今年能卖4万多元”。2016年纳王、平卜首批种植的750亩芒果初挂果,经省内外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量350kg,平均亩产值2000余元,比原来种植玉米产值翻了3倍多。

  为此,油迈乡芒果名声大噪,蔗香、乐元、桑郎、昂武、王母等乡镇(街道)组织村名到油迈考察学习,了解到种植芒果的效益后,各乡镇(街道)争先恐后的大面积发展芒果种植,我的科技服务工作也从原来的只针对油迈乡变为服务全县芒果产业,服务范围增加,示范户的增多,对经费需求相应增加,只能加大项目申报来解决这一问题,先后主持申报科技厅成果转化项目3项,获资助经费95万元,协助合作社及公司申报科技厅、农业农村局项目5个,获资助经费215万元,协助望谟县人民政府申报中央财政资金项目2项,获资助经费800万元,引进芒果品种12个,鉴选出金煌、台农1号、金凤凰3个适宜望谟发展的芒果品种,建立示范基地10个,示范面积2000余亩,油迈芒果基地、蔗香芒果基地获批全国热作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7个合作社,2个公司发展芒果产业,培养科技示范户30余户,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5期,科技咨询50余次,培训指导农户2733人次。

  截止到2020年10月,全县芒果种植面积10.65万亩,投产面积2万余亩,产值6000万元,帮助10000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

  如今,原来不相信,不愿意种的农户都因种植芒果尝到甜头,王显志、岑南生等示范户每年芒果销售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因发展芒果种植过上了小康生活。“非常感谢张老师,没有张老师们的技术指导和艰辛付出,我们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通过种植芒果受惠的农户如是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大力培育壮大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效益高的产业,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增收问题,带领他们走向全面小康。接下来我将继续为望谟县芒果产业做好技术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