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微  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动静贵州:距今164万年的茶籽化石,你来看了吗?

贵州省农科院网站  http://aas.guizhou.gov.cn/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石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品,化石更是像时间的贮存器,是瞬息万变的时间之物中较为恒定的标识物,可以瞬时复活全部的历史记忆。

  4月18日,南明河畔,一颗距今164万年的茶籽化石在甲秀楼开放参观,成为了“明星”,吸引了众多市民,瞬间把大家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

      

  1980年7月13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组在晴隆县与普安县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的这一枚疑是茶籽化石,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双兴鉴定,该茶籽化石是距今164万年的“新生代晚第三世纪四球茶茶籽化石”。这颗小石头,静守百万年沧海桑田,成为世界茶文化起源最有力的物证。

  至今,在贵州依旧上演着一粒古茶籽化石和千棵古茶树的故事。
  
  去年,贵州古茶树正式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贵州古茶树资源成为我省茶产业之基、文化之脉、品牌之魂、基因之库。 

  “为利用和保护好贵州古茶树这一宝贵自然资源,我们对贵州古茶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在茶树起源、优异种质发掘、茶树品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蒋太明说,“有这样的基础,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让贵州自主选育的‘黔茶1号’等优良品种与生态资源相结合,使其最优品质及特色得以展现,保障质量安全,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