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首届贵州科技节”院士专家贵州行系列活动在省农科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张洪程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教授到院作主题学术报告。

张洪程院士围绕水稻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研究进展作学术报告,从近几十年农耕现状出发,提出现有农业生产技术不适应时代发展新需求。他带领团队通过农艺机融合攻关,利用无人机牵引系统实现机械种植的无人作业,配套研发应用除草除虫和远程灌溉技术,创立了“秸秆还田施肥整地+机插(飞播)+飞防(施肥)”和“秸秆还田耕整施肥播种开沟+飞防(施肥)”技术,实现了水稻优质丰产。讲座还介绍了水稻“无人化”栽培的研发进程、重大意义及前景等内容。

谢华安院士作题为“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的学术报告,从国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入手,阐明作物种子和生物种业的极端重要性,系统介绍了我国百年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建国后水稻育种的突破性成就,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水稻两次绿色革命中的杰出贡献,重点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中应用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推广面积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以及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组合“汕优63”两大品种的选育历程,谢华安院士特别强调种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要以育种材料创新创制着手,着眼于抗性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指出了未来水稻育种的突破方向。
专家院士的报告勉励广大科研人员发扬坚定目标、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精神,践行学科交叉、善于协同的科技创新思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学术报告会由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维佳和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蒋太明主持,来自省农科院直属各研究所的9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


贵公网安备 52019002007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