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简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始建于1905年,历经省农业改进所、省农业试验场、省综合农业试验站和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几个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18个专业研究所的省级农业综合科研机构,涵盖粮、油、果、蔬、茶、桑、药、畜牧、兽医、水产、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科技信息等50余个专业领域。全院现有职工2794人,其中在职职工1560人,研究员158人,副研究员322人,博士130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省“十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9人;二级研究员15人,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20人;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励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贵州杰出人才奖1人。全院有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省级人才基地7个,省继续教育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已建成17个省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群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2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1个岗位科学家,国家种质改良分中心2个,是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依托单位。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和1个院士工作分站,聘请刘旭、邓秀新、傅廷栋、陈焕春、向仲怀、荣廷昭、朱有勇、南志标等院士为驻站院士。在海南三亚和贵州兴义、花溪、独山等地建有科研试验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十三五”以来,我院紧紧围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科研服务“三农”工作。全院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8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0项,其中一二等奖23项,合作奖1项。审定(认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226个。发表各类各级期刊论文2799篇,其中被SCI、EI收录278篇,发布地方技术标准150个。2018 年度我院植物与动物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成为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的科研机构之一。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464人次在全省开展农业科技和新品种推广。仅2022年,就选派科技特派员383名,服务范围覆盖全省74个县(区)539个乡镇,围绕全省特色粮油和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试验示范。选育的黔羊肚菌1号、2号及研发的配套栽培技术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面积达 1.7万余亩,占全省羊肚菌种植面积的50%以上,最高单产达501.98kg/亩。选育的“黔辣10号”连续两届被辣博会评为“十大优秀品种”,已列为遵义换种工程主要品种之一;在黔西建成省种公牛站,目前产能为年生产冻精120万支,均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解决了困扰我省牛产业发展的种源“卡脖子”问题。创新利用优质种质资源和杂交优势理论,选育了金玉818等一批籽粒和青贮玉米良种,仅金玉818累计推广了1387万亩,新增玉米产量6.82亿公斤;选育的优质杂交油菜“油研50”等10余个在长江流域13省市累计推广3721.9万亩,新增产值55.4亿元;选育的“黔茶1号”“黔茶8号”“苔选0310”“黔辐4号”四个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黔茶1号”“黔茶8号”列为全省茶树品种优化的主推品种,为我省打造贵州特色茶产业奠定基础;研发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良种良法配套 实现1123.87公斤的最高单产,再一次刷新贵州水稻单产纪录;挖掘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并开发与之配套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首创了白及“马鞍型”驯化苗和高产栽培的发明专利技术,每年驯化优质苗1亿株,已在全省发展近2万亩的白及生态种植基地,解决育苗难的问题,为我省成为白及产业大省奠定了基础。针对贵州气候特点,我院集成创建了“三季四收立体种养模式”等多种旱地高效种植模式,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广泛应用,其中,“321”蔬菜周年生产高效模式推广全省各地,在威宁县脱贫攻坚“三白”产业发展中效益显著。研制的成龄和幼龄茶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技术,已在省内15家企业生产开发,推广应用到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内外茶区。新研发出具抗病效果的茶叶专用肥,使用后茶叶农药残留达欧盟标准,已在湄潭、金沙、开阳等重点茶区示范应用;完成“醉美两高,多彩油菜”农文旅一体化28个县58个景观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