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南州长顺县油菜制种基地,贵州省农科院油菜选育的中晚熟高油份品种-宝油218长势良好。
“宝油218能满足中晚熟油菜品种种植区域的需求,宝油218的选育以及应用能有效解决我省中晚熟地区高油的品种缺乏问题,它的推广应用能有助于我省的油菜产能的提升。”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喻时周说。
据了解,宝油218是属于半冬性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中抗菌核病、抗倒性好,在长江上游两年平均单产218.41公斤,长江中游两年平均单产218.68公斤,长江下游两年平均单产219.13公斤。含油量52.74%。
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为30%左右,国内食用油供给一直存在较大缺口。在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相继提出: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轮作、扩大油菜面积。不难看出,稳粮扩油,提高我国植物油自给率,迫在眉睫、备受关注。
长顺县是贵州农科院油菜所科研创新基地和自育品种制种基地,也是油菜制种大县,油菜良种实现覆盖率100%。近年来,以贵州农科院油菜所为技术依托,指导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在长顺县开展油菜所自育杂交油菜品种大面积制种,长顺县和贵州禾睦福种子公司于2017年联合申报长顺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成功获批,2020—2022年获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产粮大县奖励性补贴。
长顺县以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具有油菜良种繁育面积达2.5万亩以上的年生产能力,生产杂交油菜种子能达200万余公斤,推广面积能达1000余万亩。长顺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采取“公司+研究所+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由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实施基地良种繁育和种子回收,贵州省农科院油菜所提供制种品种、技术指导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合作社统筹组织管理,农户实施种植,并按照“582221”分红模式进行利益分配,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充分激发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内在活力,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