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贵州省渔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零网箱”时代新的养殖模式如低碳高效池塘内循环槽养殖、陆基集装箱推水式循环养殖、异位高位池等一批具有高度集约化、可持续的绿色环保养殖方式逐步得到发展和推广。部分养殖从业者也开始关注流水养殖尾水处理工作并带头开展试点。但目前还存在尾水处理系统覆盖率低、部分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设计不合理、尾水处理系统运行率和配比率较低、养殖尾水排放缺乏权威的排放标准、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由于土地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乏等制约尾水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的问题和困难。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在管理层面上,一是要进行科学的制定规划、精心的组织实施,落实有力的监管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二是要强化养殖监管执法;三是强化资金和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建立可复制、易推广的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在全省各地进行推进实施。同时,对于开展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建设的养殖企业在土地、金融上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和支持;四是对养殖尾水处理效果较好的企业和先进技术进行宣传,鼓励和引导企业自觉地加入当中,营造全社会普遍关心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在技术方面上,一是要摸清底数,制定和完善适合我省的养殖尾水排放标准;二是制定科学的尾水治理技术实施方案。结合贵州省不同类型的养殖方式,根据生产养殖尾水处理点的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落实养殖尾水处理面积,建设处理设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养殖尾水处理样板;三是根据贵州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特点,进一步调整养殖布局,优化养殖结构,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科学规范养殖行为,大力推广适宜本地水产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四是科学制定池塘养殖污染治理措施。结合检测数据,制定一场一策治理措施,有针对性开展技术指导,保证治理措施落地落实,使其能真正发挥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