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岭蝉鸣声自远,古韵新曲妙成章。6月29日晚七点,贵州省文化馆师大附中馆区国际音乐厅内掌声不断,歌声飞扬。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州省文化馆、文艺名家肖白贵州工作室、贵州艺术评鉴杂志社承办的“2025多彩贵州‘大地之声’系列文化活动《‘黔岭歌飞’合唱专辑》作品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上演,这场历时一年精心打磨的音乐盛宴,汇聚了老中青三代音乐家的智慧结晶,以10首充满贵州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多民族大融合的文化交响。
这也是贵州首次集中打造的一批民族特色原创合唱作品,也是文艺名家肖白贵州工作室的最新成果展现,这些作品围绕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建设”,展现了贵州民族音乐的雄浑气势与细腻情感。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背景下,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音乐展示,更是对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专辑作品围绕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建设”,融合了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8个民族的音乐元素,用音符勾勒出贵州山水的雄浑与细腻,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载体。
民族音乐活态传承,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音乐会现场,10首作品如同10幅绚丽的民族画卷依次展开。开场曲《四面鼓舞》以贵州东部苗族传统鼓舞为素材,通过晨曦中的鼓点、阿哥阿妹的舞姿,以及祖辈故事的歌声,编织出对家乡的深情礼赞。作品将苗族“四面花鼓”的节奏与合唱艺术巧妙结合,当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合唱团的歌声响起,听众仿佛置身于苗族节日现场,感受着鼓乐齐鸣的热烈氛围。
《指尖花》则以苗绣为意象主线,女高音与合唱背景的“芒嘎芒”(意为“走啊走”)相互呼应,通过主调与复调织体的转换,展现了从远古部落传说到现代吊脚楼生活的时空流转。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爱乐合唱团的演绎细腻动人,“最平常的生活绣成传说”的歌词,既致敬了非遗刺绣文化,又讴歌了生命传承的永恒主题,让听众在音符间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温度。
《山之韵》运用土家族山歌《这山没得那山高》音乐元素,歌颂大山的坚韧和土家族儿女对故土的深情。《端节欢歌》融入水族“双歌”旋律和铜鼓、木鼓节奏特点,传递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节日氛围。侗族大歌元素融入的《侗乡的泉水》,以“蝉歌”音调勾勒出群山环抱的静谧侗乡,歌词“侗乡的泉水清又凉,过路的朋友请来尝”传递出侗家人的热情好客,更以泉水喻指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在贵州省文联山韵合唱团的演唱中,侗族多声合唱的魅力与现代合唱技法相得益彰,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在音乐厅中潺潺流淌。
老中青三代匠心凝聚,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
这场音乐会的创作团队涵盖了老中青三代音乐人,他们以各自的艺术视角诠释贵州民族文化。作曲家代表崔文玉在创作感想中提到:“贵州的民族音乐就像宝藏,每一次挖掘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其作品《布依三月蓝》以布依族民歌为根基,融入蓝印花布的视觉意象,当贵州师范大学博衍合唱团唱响“还有门前的水,屋后的山,和我衣服上的蓝”时,阳光、稻田、流水与山歌交织成诗,《好花红》的经典旋律作为背景音,让古老歌谣与现代合唱完成了一场深情对话。
值得关注的是,仡佬族民歌改编的《山歌好唱情难开》、土家族“薅草锣鼓”元素的《薅草》、彝族“阿西里西”动机贯穿的《柯洛倮姆是故乡》等作品,均通过现代合唱技法重构了民族音乐语言。贵阳学院春之声合唱团演唱的《山歌好唱情难开》,以道真县仡佬族山歌为蓝本,用幽默风趣的歌词刻画出山民的坚韧性格;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爱乐合唱团演绎的《薅草》,则用人声模拟锣鼓节奏,“嗬尔嗬”的衬词再现了田间劳作的欢腾场景。
文化盛宴凝聚人心,奏响民族团结强音
音乐会尾声,主创团队词曲作家代表崔文玉、柴永兴、王德文等、唐德松、丁时光、杨乾江、石与刚、王艺、柳进军等走上舞台,向观众分享创作感想。词作家惠子通过邮件分享《多彩的土地多情的风》的创作灵感中,苏轼诗词与贵州风情的跨时空融合引发共鸣。“贵州的风,是多彩又多情的风”,肖白老师的旋律将这份情感化作灵动音符,贵州师范大学博衍合唱团的演唱让全场沉浸在“多彩土地”的诗意意境中。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对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建设的有力推动。正如主持词中所言:“音乐成为连接大山的纽带,传递出对故土的深情与眷恋。”现场观众,音乐爱好者蔡雷感慨:“每首歌都有画面感,原来民族文化可以用这么现代的方式表达,听完特别感动。”而贵州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方玲则认为:“专辑作品实现了民族音乐从‘口头传承’到‘学术化呈现’的跨越,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艺术范式。”
合唱作品《多彩的土地多情的风》以其灵动、缥缈、婉转的旋律,为这场民族文化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着尾声落下,“黔岭歌飞”合唱专辑作品音乐会圆满结束。但这场文化盛宴所传递的民族团结之韵、文化创新之声,仍在听众心中久久回荡。
山水和声共此律,天地同鸣歌飞扬。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响、一次文化的盛宴、一场初心的践行。它彰显了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这场音乐会成为了贵州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愿这些旋律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和声,引领我们向着多彩贵州新未来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