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知识库-
农业科普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岩溶区桑树菌根抗旱研究及保水栽培技术岩溶区桑树菌根抗旱研究及保水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2025-10-22
来源信息: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传统蚕桑产业、饲料与畜牧业、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等产业,可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进行广泛应用推广。 所有权人/成果来源:贵州省蚕业研究所 成果介绍:项目组历时12年系统开展了桑树菌根抗旱研究,创造性构建保水栽培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发掘了岩溶地区桑树根际83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揭示了优势菌种促进桑树水分吸收利用的作用机制;发明综合判断植物吸收利用水分的方法,阐明了岩溶地区桑树水分吸收利用季节性变化规律;创造性研发集成了以“原位保护土著菌根真菌”为核心的“抗旱桑树品种”+“灌桑垄槽、免耕覆草、多批次养蚕高效伐条”等生态栽培技术体系,同步实现环境生态治理、生态产业发展的目标。近年来,该成果在毕节、遵义、贵阳等地通过与毕节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亮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高山优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晟沃农资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利用《贵州石漠化地区桑树高效生态栽培技术应用与示范》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项目协同建立示范基地,并进行技术培训与技术支持,推动技术的示范推广。
成果现状:
目前,该成果推广面积达3.5万亩,桑园亩桑产叶量高达3125kg,亩桑综合效益增长25%以上,解决多批次养蚕饲料来源,满足企业规模化养蚕需求。此外,示范试验表明,示范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占比均值减少33.75%,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1个等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该成果不仅大幅提升了桑叶产量与品质,满足多批次养蚕需求,更为贵州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与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贵公网安备 52019002007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