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院组织人事处组织科科长安洋,2014年赴毕节参加扶贫工作队。近两年的挂职,在五四青年座谈会上的所感所学所悟,摘录如下。
我于2008年12月来到农科院工作,在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借调到省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工作后,赴毕节市农委挂任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办公室副主任一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自己得到了锻炼,也在不断的成长。
一、政治觉悟是青年干部成才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文化对青年思想的冲击逐步加深,一些负面思想尤其对青年一代产生较大的影响。青年人中往往存在理想淡薄急功近利。青年干部要想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把正方向,在大是大非前保持头脑清醒,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性,加强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加强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这样我们的工作生活才能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才能与社会进步保持一致。
二、学习是青年干部成才的源泉
加强学习是青年干部素质锻炼的必由之路。一是学理论。理论层次决定一个干部的层次。可以通过读书看报等方式学习。二是学业务知识。工作的过程就是我学习的平台,随时都可以学习。例如我2014年在省委组织部学习工作过,省委组织部对业务能力的高要求对我促进很大,他们对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我的成长有很深影响。三是学方法。一切知识的获得,归根到底是对方法的探索,抓住了方法就抓住了提高能力的精髓。我们应善于在工作和学习中潜心挖掘,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四是学经验。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特别是老领导,老同事们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不断地学习总结,就成了最有效的工作策略。青年干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
三、环境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沃土
2014年院里启动“百名英才”培养计划,我成为首批参训学员,并赴毕节市农委园区办挂任副主任一职。基层工作是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也是练就本领的肥沃土壤,特别是在工作方式方法、领导艺术水平和基层同事感情的培养上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的确磨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基层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感受到这个平台的魅力。所以不论是干部培养还是人才引进,都需要适合个人成长和工作的平台。我们农科院的大环境是有利于青年干部成长的沃土,我能成为其中一员,是我一生成长的幸运。
四、铸就敢于担当的勇气以及好的人缘
刚到挂职岗位的时候,我确实是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从前工作都是按照领导的安排,而现在办公室的同志都看着我,就由原来的讲究协调配合服从转变为独当一面统筹规划,这是顺应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角色和心态的转变。例如2015年我们在承办全省农业园区观摩会期间,我同办公室的同志们每天加班加点的准备会议,我在尊重他们原来工作习惯的基础上,每天工作结束后都会用十多分钟再思考哪里还做得不够好考虑得不够细致,然后提出来再加以完善。挂职以后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做领导的不易,因为你必须把所有问题考虑在前。
挂职期间不仅人要到位,心更要到位。我觉得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的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去,只有带着感情地去干工作,才能干好工作。我时刻关注毕节市农委网站和《毕节新闻》的习惯,了解市里的大事小情、工作动态。记得刚来毕节市农委的时候,分管我工作的一位副书记就和我说,挂职别只做工作,更要多交朋友。我觉得他讲话很实在,就记在心里。一年多里,我和农委同志们相处得非常愉快,一同参加了党员例会学习、“绿色毕节”植树行动、三八妇女节舞蹈比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毕节”城市环境卫生大扫除等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与农委干部真诚交友,感知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事情的条件之一,“人和”就是得到了多方支持。